教育、孩子、学习、日记、去拉萨、火龙果_懂懂日记

  • A+
所属分类:2012

孩子教育,是没有标准的,因为评判标准不同,立场也不同。

拉萨之行,关于孩子教育,我们也进行了一场头脑风暴……

胡律师的观点是孩子要放养,不需要给孩子任何框架的东西,培养孩子发散式思维,除了完成基本的功课,从来不做任何要求,想干嘛就干嘛,他的观点是传统教育和约束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。

猫姐的观点是要挖掘孩子的兴趣,从而为其找寻名师,让孩子走捷径,在专业里有所造树,例如学钢琴,最佳捷径就是拜郎朗为师,要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专才。

美女老师,是支持胡律师,我支持猫姐。

我认为,无论进入什么领域,名师引路要比自己摸索强很多,而美女老师的观点是天才一定不是培养出来的,找老师引路本身就是约束了孩子的想象力。

这些观点,没有对与错,都是各自的认识。

例如,我家孩子在农村长大,出门时,一般都会让他选乘头等舱,让他体验不同的人生宽度,牛哥的观点是从来不让孩子有优越感。

昨天,我们俩又探讨了这个话题,我说,咱俩恰好相反,我的孩子是在农村,本身就处于社会底层,我让他体验头等舱就是感受不同的生活,原来坐飞机也可以这样,我本人都没坐过头等舱,但是你家恰好相反,一直处于高端生活状态,是需要让孩子极力的普通化,平民化,其实我们的目的是相同的,就是让孩子眼界足够宽,心理足够健康,不会轻易羡慕别人,内心不会轻易扭曲。

做父母的,习惯了掌控孩子,总是想设计孩子的未来,嫌孩子不听话,但是反过来讲,如果孩子完全听你的话,只有两个结果:要么不如你,要么丧失了选择权。

我们首先要明白一个道理:孩子是社会的,不是父母的。

阿俊姐,是我恩师级的朋友。

她跟我讲,孩子教育的根本,其实是家长教育,你要想让你儿子成为什么样子的人,你自己首先要成为什么样子的人,你是个自私自利的人,那么你很难培养出来一个善于分享的儿子,所以,你在做事的时候,总是要习惯性的思考一下,这样做对不对?!

拉萨之行,我跟大梅哥交流的比较多,我也分享我的观点,我希望孩子成为一个有基本道德的人,有社会正义感的人,坚持梦想的人,拥有幸福感的人,至于他赚多少钱,成就多大的事业,真不是我对他的期望。

我爹总是讲,等董世博长大了,让他去当县长,我媳妇总是反驳他,当什么县长,我才不让儿子从政呢,风险多高啊,我只希望他健康快乐。

我的观点,基本靠拢我媳妇,至于赚多少钱,成就多大的事业,那不是父母对孩子的期望,我每次出门,我父母总会叮嘱,开车一定慢点,赚多赚少无所谓,平安就行……

孩子,真的是教育出来的吗?

如今,清华北大,农村孩子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,其根本原因就是基因差距,聪明人跟聪明人结婚了,生的孩子基因要相对优秀,贵族在选择媳妇时,要么选择非常漂亮的,要么选择非常聪明的,目的都是改良基因。

问学堂CEO,14岁就考入了复旦,不是少年班,就是正常考试,我问他,你学习努力不?他说,他属于班上比较调皮的,很少认真读书,他哥哥也考入了复旦,在当年,考复旦比考北大还难。

我问他,考复旦的技巧是什么?他说,没有技巧,天性!

我们仔细分析一下,我们的性格跟父辈有着惊人的相似,家庭系统排列,其实就是讲了这么一个道理,我们的人生轨迹,很大程度取决于我们整个家族。

所以,孩子教育的根本,是父母成长,我们要努力的修炼自我。

前天晚上,跟红叶一起吃饭,他夹菜时,先给媳妇夹上,再自己夹,每次都是如此,我就很佩服他,从小信仰基督,总是在传播爱,媳妇也是虔诚的基督徒,我觉得让孩子从小有信仰非常好,让他从小就有所约束,知道什么是道理底限,胡老师一家也信基督,女儿也信,还经常出国交流,在学校里受到委屈时,回到家里,父母开导她,希望她能够去宽恕别人。

以前,我总认为有信仰的人是异类,神神叨叨的,如今回过头来看,其实我们才是异类,没有信仰,没有约束,啥都敢干,没有道德底限。

我很喜欢一个人思考,我在思考一个问题,从人生角度而言,我算个半成品,有缺陷,性格有缺陷,道德有缺陷,健康有缺陷,这些缺陷其实都是家庭造成的,是农村孩子普遍存在的劣根性,例如不知道保护牙齿,导致牙齿不健康,例如,不懂的分享,总是想占便宜,例如很容易欺软怕硬,不能平和对待别人,一旦获权,很容易得志猖狂……

所以,在教育孩子时,我跟媳妇也探讨过,首先要培养孩子的健康意识,让他多走路,多运动,喜欢运动,把运动当成一种生活基因,如今,我儿子每天的运动量,比一个普通的白领可能还要大,他跑来跑去,撵鸡打狗,到处跑,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,孩子从有牙齿开始,就要学会刷牙,一定要保护好孩子的牙齿,我儿子现在已经刷牙了,儿童牙刷+儿童牙膏,可吞咽的牙膏。

我觉得,适当的框架还是要有的,要给孩子培养一种习惯,不刷牙不允许上床睡觉,不坐安全座椅不允许上车,只要喊着要下来,就停车,不坐好坚决不出发,哭也白搭,久而久之,他就会有潜意识,不坐安全座椅,车子是不走的。

就如同,有人觉得系安全带不舒服,而我觉得不系安全带不舒服,开车时,如果没系安全带,我总觉得心里不塌实,这就是一个基本习惯问题。

一定要把这些优秀的习惯,给予具体化,除此之外,最大化的放养孩子,包括独立大小便,孩子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幼稚,他们很勇敢,散步时,我儿子摔倒了,我们都不去扶,他自己笑着爬起来,再追上我们。

我是不鼓励孩子读幼儿园的,幼儿园是城市家长集中请保姆的一个衍生品,社会就是最好的幼儿园,带着他各地走走,多陪陪孩子,给孩子一个美好的童年,不要那么早就把他圈养起来了,什么早教啊,幼儿园啊,都是自欺欺人的玩意。

这是我跟大梅哥分享的第一点,要培养孩子优秀的、健康的生活习惯,包括饮食习惯,不要把孩子养成大胖子,也不要把孩子养成偏食的小瘦子。

另外,我身上还有一些优点,有的是天生的,有的是后天开悟的。例如,我很喜欢分享,所以,我朋友很多,不孤单,很容易成为圈子老大,蟠桃培养孩子,就这么培养,吃饭时让女儿去买单,包括日常聚会、同学出游,都是她主动买单,她有了这种先付出的习惯,有时出去玩,她拿出糖来,先分一圈,再自己吃。

牛哥,也是这么教育孩子,他跟儿子讲,吃饭时,你夹起的第一筷子,一定要先给别人,牛哥还有个观点非常好,假如在路上,拣到钱,无论数量多少,要么报警,要么等待失主,要么不拣,这是培养孩子不贪心,不动邪念。

他说,在路上遇到了100元,他让儿子找块石头,把钱压在了路边。

有孩子的人聚到一起,就喜欢聊这些事,要么就谈如何多生几个孩子,上次去徐州,老大哥说,国家政策控制什么,其实就是鼓励什么,计划生育对于抑制人口增长没有任何积极意义,相反,起到了反促进作用,因为该生的还生,无论你管还是不管,不想生的,或者有经济压力的,你让他生,他都没兴趣。

最近,我仔细分析了一下身边人,的确如此,我朋友里面生3个孩子的太多了,不就是罚钱嘛,越是有钱人,内心越不安,越想明白了一个道理,在这个世界上,唯一能够留下的,就是孩子,最近很多名人在呼吁解禁计划生育,包括刘强东。

你说,多生孩子是对还是错?

在国外,多生多鼓励,这是强壮民族的根本,在国内,政策不允许,这是违法,所以,在这个世界上,没有对与错,是评判标准不同而已,在战争年代,打死人是英雄,在和平年代,打死人是犯罪。

我以前,也很喜欢争论对与错,大梅哥告诉我,他内心修炼的已经很平和了,也很少争论对与错,他是参与制订政策的人,他说,不同的政策标准,直接决定着对与错,黑与白,原来,我们所了解的黑与白,对与错,是由政策和判断标准来左右的。

除了培养孩子分享的习惯,我还有一点经验要传授给儿子,就是要学会学习,课本知识你掌握再多,那是死的,我是希望他走到社会后,依然保持足够的学习力,我自认为具有超强的学习力,进入一个领域很容易成为领跑者,无论养狗还是玩车,我都很快入手,只要说出车的型号,我就能说出他的参数,狗也是如此,你说出品种,我就能说出他的起源,特点,市场接受程度……

不是炫耀我有多牛B,我只是说我知道如何学习,总结起来就是四点:好奇心、理论、百度、拜师。

我是个好奇心很重的人,在马路上散步,我对所见所闻都很感兴趣,路上遇到车子,如果标志我不认识,我会拍下来,到网上搜索。

不管干什么,我都喜欢先钻研理论,例如学车的时候,我喜欢研究交规法与驾驶理论,理论才是实践的基础,所以我可以很自信的超越老司机,因为我的每一项操作,都是严格按照理论来的,打网球也是如此,包括如何发力,什么姿势,都是先研究了理论再去实践。

百度是个很好的老师,要养成随手百度的习惯,但是百度还是很有技巧的,包括如何甄别搜索结果,如何通过搜索结果来发现商机。

拜师是蜕变的核心,如果学钢琴,理论研究的再多也白搭,因为经验都掌握在内行人手里,我们拜师,并且绝对服从,很容易蜕变。

就拿写日记而言,写日记还需要啥经验啊?写就是了,需要拜师吗?

其实,这里面细节很多,经验很多。

提到华佗,你脑子里立刻浮现出一幅画面,仙风道骨,而实际上,如果你把他本人照片找出来,能吓死你,包括关羽、张飞,都是如此,形象都是根据人们想象自己塑造出来的。

这就是技巧,要学会去引导别人的想象力,前天,我在朋友空间里看到了一篇日记,是写的北京聚会,我给留了个言:如果是我,我会把这篇日记删除。

无论文字描述,还是照片,都无法让人跟“高端”两个字联想到一起,人们会在心中感叹,原来XX就是这个样子的?!

包括写游记,也是如此,拉萨之行,我还没开始写游记,偶尔放上两幅照片,也是景色照,因为我不希望把人物太具体化,就如同乔峰,我们都喊他帮主,在大家的想象力,他应该是五大三粗的肌肉男,而实际上,他是个文质彬彬的眼镜斯文男,这种反差会直接影响文章的杀伤力。

所以,要学会让别人想象,最富有想象力的表现形式是文字,其次是照片,最后才是视频,像刘克亚一样使用视频出场的人,是需要勇气的,因为视频很难塑造神秘感,也很难塑造美感,我也跟刘克亚提过这个建议,他说今年准备跟一流的视频团队合作,我建议他至少也要拍到《晓说》、《老友记》的水平,让人感觉很唯美,很有感觉。

我长的丑,所以,我不出镜,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懂懂,要么丑陋,要么阳光。

今年,陈辉民跟我提了这个建议:你的焦点在哪里,你的答案就在哪里。

在他看来,我的焦点都在群上了,所以很难提升层次,给读者的感觉也是如此,原来懂懂一直在跟这些人在一起玩,慢慢的就对懂懂失去了兴趣,去拉萨,我反思了很久,回来以后,我感觉日记风格变化挺大,至少我自己很喜欢看。

当我以同样的眼光去看别人的日记时,发现大多数人都存在同样的问题,但是我有我的狡辩,因为我是以此为生,我的想法很简单,当我一天有5000人关注时,我每篇日记可以带来3000元的收入,当我一天有10000人关注时,我的每篇日记可以带来5000元的收入,人气的提升的必然结果,就是每篇日记广告主的门槛提升,慢慢的层次越来越高,假如我每天有10万的关注量,那么每篇日记的广告费可能就需要3万元,那时人群层次更高,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。

这两年,接触了一些企业家,我觉得他们太累,生活的太压抑,虽然有钱,但是资金压力太大,就跟牛哥说的一样:在座的都比我有钱,但是能拿出500万现金的只有我自己。

蝉禅也很有钱,最近依然在炒房,昨天他去牛哥那里,问最近需要投资哪个楼盘?午饭是大梅哥的媳妇,也就是我们共同的嫂子请客吃饭,我坐蝉禅的车子,他跟我讲,玩房子的前提,必须要有稳定的现金流,否则压力越来越大,当你有10套房时,每个月7~8万的还款压力,可想而知。

我仔细想了想,我们现在的生活状态最好,没有压力,没有约束,自由自在,每天有个3000~5000元的收入,而且还有庞大的关注者,就足够了,我儿子要是会打字,我就培养他写日记,从小就秒杀一片粉丝。

写日记,是最容易成功的事,但是多数人都不认可,因为他们认为卖东西才叫电子商务,其实不然,真正有杀伤力的东西,都是无形的。下午,跟心灵姐在喝咖啡,我问她,咋样才能装出经常喝咖啡的样子?什么咖啡点的比较多?她挨着一一教我,我最近的打扮,都是裤衩+拖鞋,出去吃饭,来喝咖啡,总是被问:先生,请问您找人吗?!

心灵姐说,她刚参加了软文班,准备以软文为生,帮企业做推广,或者推广具体的实物,问我如何?

我说,很难,因为人是最好的商品,为什么不卖人呢?例如把自己卖出去,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,有粉丝的,你不要试图一统江山,有多少人爱你,就有多少人恨你,这是必然的。

写日记,恒心很关键,你已经坚持写下来了,说明恒心没有问题。但是30岁以上的人,有个问题,就是很固执,很难听信别人的建议。

如果你想把日记商业化运营,甚至当成主业,必须要学会聆听,你可以拒绝陌生人给你提的建议,但是对于高手给提的建议,一定要当回事,你们现在的日记,都存在一个问题,没有底线,不知道什么该写,什么不该写,蜻蜓点水才是最高境界。

有人说,懂懂的模式不可复制。

其实不然,在微博上,懂懂的这个模式太多了,例如小多妈,她的关注人群没有我大,但是她的收入肯定比我高,前天我跟媳妇散步,我也跟媳妇表达过这个观点,你要努力成为一个行业的领军人物,例如在微博上成为烘培达人,你会有N多粉丝,你推荐的任何东西,都有人消费,你需要在专业里塑造高端形象,从而就有了话语权,这比你去开个淘宝网店有意思的多。

其实,任何兴趣,都可以用这种方式来运营,假如我儿子喜欢架子鼓,我可以从小就把他推成架子鼓达人,成为无数喜欢架子鼓的小朋友心目中的偶像。

人们,习惯了自我否定而已,其实团队化运营日记,更容易成功,我是太懒,也不想操心而已,其实完全可以去塑造一个形象,或者包装一个人物,如今是自媒体时代,你只是把这个自媒体给放大了而已,流量很容易解决,不就是花钱嘛,假如我舍得每天拿出2000元做广告,用不了半年,我日记的自然流量会过万,但是我不舍得,也太懒。

每天推出一位群友,最近拉萨很热,是火热的热,有群友叫:火龙果,QQ:296929369,他前几天去过拉萨,走是川藏,如今他开始组织新一轮的拉萨之行,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他谈谈,他QQ空间有详细介绍,貌似也是超高价。

  • 我的微信
  •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
  • weinxin
  • 我的微信公众号
  •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
  • weinxin

发表评论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