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懂懂日记:真新鲜_懂懂日记

  • A+
所属分类:2018

骑友组织摘草莓。



梅姐在微信上问我:你怎么去?



我说,开皮卡去,因为我下午跟人约了球,若是骑车来回就迟到了。



她说,捎着我吧,我5点接孩子。



我说,行。



到达集合点,队长收采摘+聚餐费,每人90块钱,我顺手就帮梅姐付了,几十块钱而已,无所谓的事。



我把自行车搬下车,梅姐在皮卡里换骑行服,换上以后她觉得有些冷,问我有没有厚一点的衣服?



我说,有。



我把自己穿的外套给了她,就是优衣库的运动羽绒服,很薄很轻,用手一捏就跟拳头那么大。



给她以后,我就是短袖模式了。



我一年四季都是短袖,随时可以上场,只是冬天时外面会穿个羽绒服。



回程。



梅姐没有把衣服还给我,意思是她穿过了,要帮我洗洗以后再给我,另外她说车子总是跳档,我看了看是牙盘的问题,我说帮着带回去给换副新牙盘,下次骑行我再给带过来……



基于这些原因。



她送了我一副雷朋眼镜,有些中性化,很炫,我拍了个照片发了朋友圈,感谢梅姐,然后我把眼镜拿给了媳妇,媳妇会接着在闲鱼上卖掉。



过了几天,衣服还给我了,车子还给她了,一切风平浪静。



又过了几天,那个开药店的骑友大姐找我,跟我说了个事,让我与梅姐适当地保持距离,是那种长辈对晚辈式的规劝,意思是在一个圈子里混千万别搞出这些事来,让人笑话,何况梅是个什么人你不知道吗?日子过得好好的跟别的男人跑了,现在自己住单身公寓,给别人当全职小三。



我问,姐,你是不是听到了什么风言风语?



她说,你就别多问了,离她远点就对了。



我把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的跟她描述了一遍,我压根就没朝这方面想过,对她就没有这个念头。



只是感叹,原来,谣言就是这么产生的。



经常传,XXXX睡了,XXXXX睡了,我就在想,你们都在现场观战?若不是,你们咋知道的?



靠猜?



梅姐属于什么人?人本质很好,不拿不贪不占,但是呢,有个性格短板,没有主心骨,太容易随波逐流,这样的人我是不会靠近的,因为她属于藤,一旦你跟她有点故事,你就别想跑了。



而且,深受道德催眠。



我深度采访过她,就是我很好奇,你不是本地人,又不在本地工作,为什么会在本地居住?闺女为什么会跟着你姓?你的男人是谁?为什么从来没见过?



她是南通人,跟老公是大学同学,又在同一单位上班,那时男女很少有同居的,他们俩就已经同居了,她就是这种性格,不懂得拒绝别人,太容易顺着别人。



婚后育有一子。



她干行政岗,后来领导经常带她出差,就传言她跟领导有一腿,越传越神,老公接受不了绿帽子,离婚了。



不久,她怀孕了,就是现在带的这个女孩。



领导老家是我们这里的。



领导不可能离婚,于是就是现在的状态……



她为什么选择骑行,是为了卖保险,但是卖了没多久不卖了,她性格太弱了,很难说服别人,一单都成不了。



为什么说她深受道德催眠呢?在她的潜意识里,跟谁同居了就是谁的人了,包括最初跟自己前夫同居,跟现在的男人同居,她都是这么定义的,只要我跟你睡了,就代表我活是你的人,死是你的鬼。



这也是为什么她不与命运抗争的缘故,她把自己定位成了男人的附属品。



我也曾经想劝劝她,例如重新找个男人嫁了吧。



但是,我想了想不合适,人过了35岁是不适合规劝的,因为性格已经定型了,规劝是没有意义的,要尊重每个人的生命轨迹。



有个骑友40岁,好玩,有聚会就参加,平时也做一些杂七杂八的业务,年收入5+,有时我就在想一些问题,假如你是20岁这么玩其实是可以的,年轻嘛,但是到了40岁,需要顶天立地的时候,你还这么玩,就有些荒废了,你不能跟别的骑友比,别的骑友都有自己的主业,说的难听一点,你跟着大家玩不起。



看他的状态,我特别想拯救他。



那就需要唤醒他。



意思是,你看看,同是人,为什么人家能开宝马咱只能骑电动车?为什么人家骑的自行车六七万,而咱骑的是只有三四千?



咱真的比别人差吗?



何况咱平时在一起,不都是鄙视他们吗?



为什么被我们鄙视的人比我们还牛B呢?



除了唤醒他,我还可以给他一些具体的业务做做,但是当真的有业务交集时,我觉得我们思维方式差别太大了。



久而久之,我也就没有心思去拯救谁了。



因为,我不是救世主,每个人的命运都是由性格决定的,有时我也说在脸上,就是我看大家觉得太懒了,没有“用心”这个概念,创业者是什么心态?魂牵梦绕,无时无刻的不在思考自己的事业,例如董明珠说自己28年没有休息一天,我们觉得你活着还有什么意思?



但是,每个创业者都羡慕她,因为她把每一天都过的很有意义。



这才是真正的人生。



我在想一个问题,什么人能改变这个骑友的命运?



搞培训的。



若是有人能拉他去上教练技术,他绝对会满血复活,感觉看谁都不服,同是人,你能干到我就能干到,有啥了不起?



喊口号会是声音最大的那个。



回来后呢?



也会大张旗鼓地干,甚至贷款创业。



用不了一两年,又蔫了。



因为,又回归原来的性格了。



三十不富,四十不发,在某一瞬间自己突然觉醒了,不想过现在的日子了,想活出个样子,那样才会蜕变。



否则?



慢慢地放弃了,关键是认了,我就这样了。



其实,我也蛮心疼的,但是心疼也没用,有时我在想,其实无论骑行还是打球都是奢侈品,一天要拿出几个小时来消遣,对于创业者而言,太奢侈了,对于上班族而言,也太奢侈了。



谷顺的事平息了,没有再给钱,人也入土为安了,一切又恢复了平静,只是那个吵架的组长精神有些失常了,做噩梦不说,还整天胡言乱语,仿佛被鬼魂附体,其实她也是受害者,在她的余生里,这个喝药自杀的女人永远都会盘踞在她的大脑里,你越想赶走,她越不走。



谷顺又找我。



他有个决策拿捏不准,他的工厂是做代加工的,他的上游之一是沈阳一家公司,那家公司主要是做贸易的,每年光与谷顺的物流成本约300万,就是来回发货,所以沈阳的老板提出了一个想法,就是他们来提供工厂,让谷顺投资设备、技术在那边生产,沈阳那边可以节约300/年,谷顺又可以独享这个大客户。



我问,你担心什么?



他说,投资不过山海关。



我问,你和老板如何?



他说,比较好。



我问,沈阳那边公司,年利润有多少?



他说,去年毛利润9000多万。



我问,能不能拉到他们的高管投资入股?以私人的名义。



他说,能,是一个山东人。



我问,最差的结果是什么?



他说,就是他们无限压低采购价,使我们处于微利状态。



我说,从合作角度而言,让你过去开厂其实是双赢的,他们没有压榨你的意义,但是这种寄生式的合作模式也有缺点,就是受限于人,你自己没有业务主导权。



他说,是的。



我问,你需要投资多少?



他说,100万。



我问,多久能回本?



他说,理论上半年。



我问,是不是失败了也可以把机械拉回来?



他说,可以。



我说,我觉得最大的风险在于“捣乱”,就是有人觉得这个业务太好了,想吃掉你,你毕竟是外地人,处理一些事情太被动,甚至有人可以直接跟你谈判,把你的工厂卖给我吧,你必须卖。



他说,有这种可能。



我说,主要是我觉得回本速度这么快,对方资金实力这么大,为什么会选中了你呢?是因为你有技术?



他说,是的。



我问,技术是否可复制?



他说,可以。



我说,那就要谨慎,要反复地问自己,为什么馅饼会砸到自己?但是我的直觉是问题不大,回本期应该没问题,后续可能会陆续有人强制入股。



他说,我跟你的想法一样,先把事情最坏的一面考虑到,看看自己是否能接受,然后朝最好的方向去做。



我说,投资有三点是最重要的,第一是可控,第二是止损,第三是变现。



他问,董哥,你愿意参入点吗?



我说,这个业务我不熟悉,我虽然对你非常信任,但是信任不等于投资,若是你真的看好,我建议使用贷款,这个最简单,成本最低。



他问,若是你做,你会怎么做?



我说,会降低投资风险,例如让对方出钱买设备,我们只出技术入股,宁愿少赚点,至少不被动,因为钱投在了东北,你就失去了主导权,即便是你觉得机械还是你的,但是变现时不就是废品吗?!



他问,能不能喊着镇上银行的孙主任吃个饭?



我说,不就是一句话的事嘛。



孙主任跟我是高中同学,在那边管信贷……



约饭。



孙主任问我,你看我憔悴了没?



我说,有点。



他说,完全不是人过的日子,一天假期都没有,一天工作12个小时,还不止,每个月要在这里值15个夜班。



我问,晚上还有办业务的?



他说,是前辈们保留下来的传统,就是要轮班住到营业大厅里。



我说,多此一举。



他说,没办法。



我说,你管放贷肯定还好一些,至少有油水。



他说,不,现在跟过去不一样了,过去放贷是人家求着咱,现在反过来了,咱天天求着别人,竞争很激烈,你想放款人家未必要。



我问,拉存款压力大还是放款压力大?



他说,都大。



我说,要是咱爹有钱也行,你需要拉存款就给你存上500万。



他说,有这样的爹咱还干这活吗?



我问,现在存款流失多不?



他说,乡镇最明显,能来存款的基本上都是中老年人了,年轻一点的都被余额宝等网络理财给分流走了,越是底层越在意利息,咱怎么跟余额宝拼利息?



我问,若是不符合规定的贷款户,你们是不是也可以帮着做材料?



他说,不大敢,现在都是终身责任制。



我说,你一个月有半数不在家里住,你晚上胡搞老婆也抓不着你,多幸福。



他说,压根就没这心思,我们单位跟我年龄差不多的,离婚了好几对了,一般家庭是理解不了的,没有节假日,还要经常值夜班。



我说,那你抓紧送礼,当上领导就好了。



他说,领导压力更大。



我问,有没有辞职的?



他说,有去考公务员的,我也准备辞职了。



我问,一个月拿到手的有多少,除了油水。



他说,没有油水,一个月四五千块钱吧,以前日子还好过一些,现在我们的基础工资才千多块钱,全是业绩工资。



我说,跟合同工没区别了。



他说,就是没区别了。



我说,但是真辞职了也不合适,毕竟是个铁饭碗。



他说,就是,家里都不同意,我都想去卖保险了,我们这日子别人真的理解不了,就是付出的精力与收入直接不挂钩。



我说,真出来做事也是比较难的,一切都要从零开始,哪怕你说的卖保险,也是要从基础岗位做起,难度非常大。



我能感受到他的纠结,左右摇摆。



更能感受到他的压力,真的憔悴了,但是我又帮不上什么忙,我没有存款也不需要贷款……



到了我们这个年龄,就是中年男人了,没有年轻人的闯劲了,真的从头去做一件事,还真没有那个魄力了,一旦没有收入就会乱了阵脚,只能寻找立竿见影的事业,找来找去,又去上班去了。



没办法。



他和谷顺原本就认识,有业务上的往来,但是谷顺还是希望我出面,就是由我给加持一下。



但是,与资金有关的生意,都不是小事。



孙主任有自己的判断,我不能左右,只能说让他们再深层次去沟通吧,能合作挺好,不能合作也挺好,说是没有油水,潜规则还是要有的,只是价码问题。



后来,聊起了同学里谁混的最好。



数来数去,就是达哥,他在电力系统上班,类似小所长的角色,传言他有千万家产,对此我总是表示不屑一顾,难道还有人比我有钱吗?我甚是纳闷,我有固定存款三四十万呢!



一直到有一天,我才知道,这一切可能是真的。



过去,我对他们的油水定义无非就是弄点电缆,吃点喝点,一年弄不了多少钱,十万八万的。



一直到有一天,我才了解到这里面的游戏规则。



他们是可以吃到电价差的。



电也是商品。



这个就太大了,特别是管工业园区。



当然,千万家产可能夸张了点,几十万肯定是有,据说在市里全款买了房子,但是这东西应该也跟当年的驾考官一样,当上半年能捞30万,但是不是谁都有资格去当的,你买到这个名额可能就需要20万,还有就是最长也只能干半年,时间长了容易出事,手下能捞多少油水谁最清楚?领导呀!



每个行业都有潜规则,这很正常。



就如同在通讯公司上班,做数据固定业务的工程师油水是非常大的,他可以帮你调带宽呀,甚至有工程师都靠这个买上别墅了,这个事我是比较清楚的,因为我在里面上过班,还有就是我带队出去旅行时,有队友是做服务器租赁的,他跟我讲,每年他给分管他片区的工程师的红包就有十多万。



不过,现在应该都很透明了。



混沌期时代的产物。



我跟孙主任说,这样的发家模式不需要羡慕,因为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,安全比什么都重要。



他说,没羡慕。



我的直觉是,孙主任也辞不了职,虽然苦点累点,但是毕竟有社会身份,倘若真的失去了这一切,他会接受不了一无所有的自己。



这也是一种道德绑架,跟梅姐认为同居了就是你的人是一个道理。



有朋友批评过我,嫌我孩子不懂礼貌。



不懂礼貌的意思就是不知道喊叔叔阿姨,也不懂得分享,喜欢吃独食,例如他拿了一块蛋糕,有别的小朋友在,我们都建议他分享,他偏不……



我觉得无所谓,这就是人之天性,为什么非要反天性教育呢?



他自私就自私吧。



有些事是需要他自己去领悟,例如有一天他领悟到了,分享才可以获得更好的自私,那么他就会变得乐意分享,要么就是因为他的自私而遭到群体性排挤,他也会反思。



我不喜欢国内绘本也有这个原因,就是过多的道德教育。



我觉得教育是应该适当的去道德化。



我以前就写过一个观点,道德是一种催眠。



每个人其实都背着类似的壳,一方面拿来约束别人,一方面来约束自己,这也不能,那也不能,有时我在想,你看人家王菲,对孩子的教育就是随性,闺女爱喜欢女人就喜欢女人,爱不结婚就不结婚,不干涉,任其野蛮成长,这样才能培养出王者。



因为,她不是用模子培养出来的,她更像一个人。



你仔细想想都觉得很有意思,俩陌生人,经过媒人一撮合,好了,你们从今天开始一起生活吧,你爱她,她爱你。



你想想不是吗?



我这么优秀,为什么不能多几个老婆呢?



对不起,法律不允许,道德不允许。



我能不能爱上一段时间不爱了,爱上了别人?



对不起,道德不允许。



要在古代,死了男人而不再找男人是可以立牌坊的,意思是道德高尚,我终于明白了,谁能憋谁就是圣人,中华鳖精呀!



道德就是一种催眠,确保整个社会的和谐共处,否则不乱了套吗?!



道德约束了我们,我们总觉得有无数双眼睛在盯着我们,我以前还谈过一个观点,最博大精深的五个字是:别让人看见。



名人在反道德束缚方面,比普通人强了太多太多,爱就爱,分就分,想不生孩子就不生,你爱咋说咋说,喜欢男人就说喜欢男人,你能咋着?



而且,脸皮无比的厚。



厚到什么程度?



仿佛道德对他们不起约束,你看薛蛮子,找小姐上瘾,一次还找俩,还上了CCTV,做了专题丑化,这样的人我们应该怎么对待?所有的人都要跟他划清界限,不跟他玩了,你竟然找小姐,不要脸。



可是呢?



他依然是他,朋友依然是朋友,粉丝依然是粉丝。



你们,你们,你们,咋,咋,咋也跟着学坏了?来,给我批判起来。



不说别人,偶尔在群上聊天,他分享一些东西,我都很仔细地阅读,我仿佛也没有道德审判他,因为我也是这么一个不要脸的人。



社会层次越低,性的比例越重。



道德约束就越明显,例如在一个村里,一个女人若是跟三四个男人有染,那绝对就是破鞋。



办公室有人敲门,是一个老大爷。



我开门。



他朝里瞅了瞅,自己摇头:不是。



我就多问了几句,大爷来这个楼上听过课,交过钱,应该是理财产品,但是电话联系不上了,就找上门来了。



意思是被骗了。



送走了大爷,我在想,人在失败时总喜欢把责任推卸到别人身上,例如股票一跌,股吧里一片骂声,但是涨时呢?貌似你也没说声谢谢,就是这么一个游戏规则,难道只允许你赢不允许你输?



人家把刀架在你脖子上了吗?大爷!



但是这话我不能跟大爷说,我说了他会跟我拼命,但是事实就是如此,是你惦记着别人的利,别人自然惦记着你的本,免费领鸡蛋的时候你不是跑的比谁都快吗?



当时还有个大妈领着孙子来,也是敲错了门。



当时我还提醒了一句,快回去吧,都是骗人的。



不知道她后来有没有上当。



这几天,我跟搭档也推心置腹地聊过几次,就是为什么做点事总是出现小插曲?真的是别人的问题吗?



问题一定出在自己身上,只是我们很少自我觉察。



例如,做房产中介。



他是这么设想的,房源共享别人的,跑手续再外包给别人,自己只负责拉皮条,结果屡次跑单,他把一切归结为对方契约精神不行。



我跟他讲,问题就出在了一点,你总是想巧事,想省心,想借别人的东风来成就自己,没有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,要房源没房源,要服务没服务,就凭个招牌?客户是不会相信你的。



做生意就需要用心,用心的第一前提就是去“巧”,不要总是想捷径,咱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,这样才能慢慢地做起来。



几乎所有的事,都是出在了完全相似的原因上。



都在找捷径。



最初做海鲜,王特肉也谈过类似的观点,就是从海鲜批发市场进货,然后我们只负责卖,全山东最大的海鲜批发市场不在烟台,不在青岛,不在日照,而在济南,那里什么品种都有,可以委托顺风车给带回来。



我否决了这个提议。



我觉得做事的核心是打造我们的拳头产品,要有核心竞争力,咱必须把海鲜从源头做好,从船上拿货,咱先挑,那么咱才有竞争力,因为咱能做到他们做不到,他们没有这个耐心。



不要总是想“资源整合”,我也不知道是谁发明的这个词,害了无数创业者,就是总觉得自己是王者,指挥指挥就成事了。



你觉得别人都是傻子?!



每个消费者心里都有秤,我们要想,决定客户买不买我们海鲜的因素有哪些?



第一、质量。



第二、价格。



第三、服务。



三者相辅相成,我们要梳理出,哪些环节是可替代的,例如从船到县城的运输环节是可以替代的,哪些环节是必须加强的,例如客服,第一时间响应,有问题第一时间电话沟通,还有就是送货环节,一定要让别人感受到比顺丰还好的服务。



这样我们才能做起来。



还有一点就是要预防系统性风险,例如吃死人。



海鲜能吃死人吗?



当然,海洋创伤弧菌,还记得《人间世》纪录片里有个抢救失败的例子不?小伙子才24岁,吃海鲜休克了,其实他应该就是海洋创伤弧菌,引发了败血症。



所以,海鲜要谨慎生吃,这个也要提醒客户。



当然,这个概率比中彩票还低。



做生意的本质,还是要回归到产品本身,我们的产品是否有竞争力,我也做过水果,但是我很佩服一个同行,他家是水果就是新鲜,就是好吃,就是贵,本地朋友肯定知道我说的哪一家,那生意太火了,我都没见过这么火的店。



这是为什么?



就是好吃,的确好吃。



我卖水果的时候,我媳妇都去他家充卡,你想想有多么夸张吧?!



为什么这么多店不赚钱?



说其它的都是假的,就是产品不行!



当时,为什么决定做海鲜呢?说起来渊源也很有意思,球友聚餐,因为有重量级朋友参与,就去了一家海鲜店,因为女士比较多,我们就点了不少素菜,老板就有些不客气,调侃了我们几句,结果我们的主陪就发火了,意思是嫌我们吃不起?主陪是很有个性的一位大哥,而且也是绝对的实力派,只是脾气怪点,抓着老板的小辫子了,打了半个晚上的嘴官司,当然也都是调侃式的。



还有一次,就是我带媳妇去吃海鲜,我们俩人点了5个菜,老板调侃了我一句,我反调侃了一句:嫌我吃不起?



他故意的,嫌我点多了。
2018年懂懂日记:真新鲜_懂懂日记




我的意思是多点几样尝尝,吃不了咱打包,晚上继续吃。



那天我就在想,为什么如此臭嘴的老板生意还这么好呢?而且消费这么贵,人均消费200元左右,就是因为货好,他是有专车每天往返拉海鲜,于是我看好了这个生意,不如咱也切入,于是我就从带鱼开始做起了。



单纯从品质而言,我现在甩他几条街,我超越他也只是时间问题。



抛开品质谈营销,完全是扯蛋,貌似这是人人都明白的一个道理,但是真正想明白并做到的人,太少太少!



………文章完………

  • 我的微信
  •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
  • weinxin
  • 我的微信公众号
  •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
  • weinxin

发表评论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