懂懂日记:听话_懂懂日记

  • A+
所属分类:2016

懂懂日记:听话_懂懂日记

 

昨天,牛哥找我,问去不去香港逛逛珠宝展?

我说,去不了,通行证没有签注了。

闲聊了一会。

很自然又聊到了股票上,牛哥问我战绩如何?

我说,你推荐的那几支股票都割肉了。

牛哥说,可惜了。

我说,模拟盘上的,我很久没管了,今天打开一看,竟然涨了20%多。

牛哥说,炒模拟盘都是股神,炒真盘就白搭了。

我说,我觉得总是跌不是事,就割肉了。

牛哥说,你就是不相信。

我说,也不是不相信,是在关键时刻动摇了而已!

说完我就意识到,根源问题还是不相信,就如同在台湾101大楼下面,你朝天看,会有一种感觉,整个楼是正在坍塌的,你有想逃离的冲动,虽然你知道这个楼是不会倒的,但是你还是不敢站在下面。

面临坍塌,我能不跑吗?

纵然你告诉我,别跑,没事。

此时,心中又会蹦出很多声音帮我:别听他的,他又不是股神,何况没人是股神,说起股神,我曾采访过白青山写的《民间股神》里的一位主角,我问他做股票什么最关键?是心态重要还是技术重要还是?他笑了笑:是买内幕消息最重要!

有时,我就在反思自己的过往人生,一旦稍微有点起色,我就容易得瑟,一得瑟我就会忘形,谁的建议也不会听,总感觉他们不如我更了解我。

结果,错了一次又一次。

而我听话的时候呢?

则是另外一个结果!

2007年,我在青岛做淘宝,卖进口红酒,当时是青岛温州商会跟我合作搞的,也算是试水,当时淘宝上还没有这么多卖红酒的,我有价格优势,这些酒是在青岛分装的,非常便宜,法国进口红酒进价15元,卖30元,我卖的最贵的酒是148元,商场里卖780元。

能赚钱不?

一年10多万利润。

算是白拣的,因为我有主业,挺开心的。

当时的女朋友是贵州的,个子小小的,戴个眼镜,青岛海洋大学的研究生,我的建议是让她继续读博士,争取成为青岛的一个大学老师,那么我就可以跪拜了。

我爹不是崇拜老师吗?

这次直接给你来个大学老师,服气不?

她同意继续读,但是也提到了自己的为难之处,一哥一弟各差2岁,都没对象,主要是家里穷,意思就指望她早参加工作赚点钱养家了。

哥在深圳当货车司机,一个月才2000多块钱。

弟退伍后在杭州当保安。

2007年,有个互联网大会,在济南,我和女朋友去了,当时山东有个很有名的电商达人,叫X姐,我是她的粉丝,那时的我还是蛮谦虚的,我们还给她带了虾皮之类的青岛特产,就希望能让她单独指点一下。

她建议就一句话:进阿里巴巴。

虽然内心有点不服气,阿里巴巴主要是做批发的,而我们的红酒主要是零售,进去有用吗?

关键是注册公司还要花钱。

但是,是咱送礼物换来的一句话,肯定听话……

我借了供应商的公司资质,上了阿里巴巴,结果咋着?真火了,所谓的火也不是说一年几千万,一年能走300万左右的批发量,对于当时的我们而言,这已经是天文数字了,每天都能卖1万多的货,很多饭店都从这里进货,而且客户源非常稳定。

我们也没想到会出现这个局面。

我们有一款酒是9块钱的成本,我们就卖9块钱,作为主推品,因为他们进货一般都是搭配着来,不会只进单纯的一款酒。

9块钱的酒都用来干什么了?

商场门口凭小票+29元可以换一瓶法国原装进口红酒……

我书里还写过这个故事,是深圳一个客户,她告诉我的,整个珠三角的商场,基本上都是她垄断了,她的亲戚朋友全部都是干这个的,由她统一进口,她再加点批发给他们。

我们一做,发现阿里巴巴的确有搞头,甚至连客服都不用做,全是电话联系,也没有差评这个概念,大家都是生意人,碎了酒也无妨,碎了几瓶补几瓶,大家都很理性,做阿里巴巴的确省心。

此时,我让女朋友的两个兄弟过来帮忙。

一个帮着做客服,一个帮着发货,每个人给开工资5000元/月,这已经是非常高的工资了,青岛当时的大学毕业生,月薪1500就算高工资了。

仔细算算,我们卖酒一年能剩30多万,当时我写文章一年也有30多万的收入,感觉特别开心,仿佛自己成了孙悟空,又变出了一个懂懂。

当时,我们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了,她23,我24,我带她回家,我父母也蛮开心的,家里就没见过这么高学历的……

她也想带我去她家看看,但是一直没有成行,因为这边生意一直都比较忙,除非物流放假。

这期间,我建议她哥去注册个阿里巴巴帐户,做西班牙红酒,建议她弟用同样的方式做西班牙橄榄油。

因为我们有货源优势,当时全国做红酒的基本上都是温州人,而我通过阿俊姐的关系跟温州人关系特别好,温州商会那群人都以为我是互联网明星,甚至觉得我跟马云应该都是铁哥们。

他们不懂的缘故。

他们俩一做,没半年,也差不多一个月能赚1万元,别嫌少,这已经是逆天了……

2008年,奥运会前,物流停运了一些日子,为奥运护航嘛,我们就去了一趟贵州,她家那个穷,别提了。

他们那边见面要给见面礼。

给了我9999元。

我心想,这是攒了多少年的,我能感受到老两口的心情,他们不知道怎么表达好了,我在他们家中扮演的角色类似救世主……

走的时候,我说我留下900元,剩余的就算我的心意。

老两口坚决不同意,硬塞到我书包里了。

回程,我和女朋友是飞回来的,他们兄弟俩是坐火车回来的,我女朋友说:我从来不知道我爸我妈攒了这么多钱。

就这么多钱,已经是天文数字了。

2008年年底,我去上海发展了,阿里巴巴的店就交给她了,年底她把利润清算给我,我提出以后不用给我了,你们自己经营吧。

她觉得我变心了,跑到上海问我是不是有人了。

我说,没有。

她信了,回去了。

其实,有了。

我跟飞扬好上了,飞扬那时淘宝店一天5000多,我肯定喜欢赚钱多的……

后来,又反复过几次,最终我倾向于了飞扬,因为飞扬是大姐姐,前女友是小妹妹,我不喜欢照顾人,红酒生意就这么交割了。

她做了半年,就交给她哥了,后来等于她哥主持了整个工作,她和弟弟在里面打工,2014年希耳米卖了一款红酒,298元的,就是从青岛进的货,就是她家,批发价是148的,算是进口红酒里非常高端的了,别笑,我在法国的时候,我去逛社区超市,一般红酒就是几欧元,我自己喝就选2欧元的,红酒本来就是很便宜的玩意,进价能到148的,已经是非常非常非常好的酒了。

我问希耳米,这酒怎么样?

她说,回头率非常高。

我说,这个酒专柜里卖接近800元。

她问,你咋知道的?

我说,整个系列我都蛮熟悉,这些酒卖了10年了,没变过。

2014年的时候,按照销量排名,这一款酒月批发1万多支,全网第一,看到这些数据,我还是蛮后悔给他们的……

最近我没搜,应该还是全网第一。

如今关系如何?

老婆成情人了,情人成老婆了。

再也没见过面,2014年我问希耳米要了前女友的地址,我每个月给她发一本书,她收到书的时候会给我打个电话。

今年春节,我给她打了个电话,没接。

有时我在想我的女朋友们,发展的比我强的,我全部仰望了,总是无比的献殷勤,发展的不如我的,我都装遗忘了。

势利小人!

我建议希耳米做阿里巴巴,但是她面前有个屏障,她从来没接触过电子商务,从而不敢轻易的进入,又要注册公司,又要搞食品流通许可证,想想就头大,我建议她选加拿大冰酒和德国啤酒……

她貌似不是很相信我的建议。

也许是不相信自己,没进。

读者里有个叫红小红的,她是留学德国然后嫁到了那里,最近在中国,她就代理了一款德国啤酒,目前主要做线下推广,一年也能赚40多万。

但是,我觉得她这个办法太笨重了,是需要挨着渠道谈,而没有阿里巴巴有优势。

我告诉她,她会干吗?

不会!

因为,她怕麻烦。

貌似人都怕麻烦。

而且,我现在做出建议别人是不会相信我的,因为我自己就光长了个嘴,我啥都不干,我的建议肯定是不准确的。

我们去新加坡,劲松跟我一个房间,我给了他两条建议:

第一条、进军阿里巴巴,我给他讲了红酒与阿里巴巴的故事。

第二条、旅行时,只结识一个队友。

昨天,他从中山飞过来,陪我打球,聊到了这些,他收获是非常大的,新加坡队友里的从军是某个分类的老大,全网第一,甚至淘宝搜索一下,第一页全是他的,双11的时候,有没有看过一篇新闻,那玩意一分钟卖一个,就是他的。

劲松跟从军成了哥们,你来我往。

一场旅行,看似对谁都很热情的,这样的人充其量混个脸熟,最终一个朋友都不会有收获的。

劲松进阿里巴巴什么结果?

比他淘宝店赚钱。

现在全身心进入了阿里巴巴……

为什么阿里巴巴更有优势呢?

因为,我们面对的是批发户,也有零售,关键是没有比价,没有中差评,没有过于复杂的沟通。

简单不?

很简单!

从军他们目前也主要做阿里巴巴。

昨天聚会,劲松替代了我,开始游说大家做阿里巴巴,说起来很容易接受,其实我们相信别人是很难的。

为什么去新加坡他会相信我的话?

因为,他花钱跟着我旅行,就为了买句话,能不听吗?

平时,让我们去相信一个人的建议,是非常非常难的,我们可能会接受,但是不会执行,即便执行也存在偏差,因为我们做不到绝对信任。

不过,我觉得电商给我们的机会越来越少了,因为我们过去赚的钱多数都是利用的信息不对称,而如今信息越来越对称,临沂有个卖红酒的,双11卖了6个柜,他的零售价跟保税区的批发价基本相同,在我看来几乎是零利润在走量,为什么会这样?

价格高了,没人买。

价格低了,赚吆喝。

吆喝?

很多人买酒是组合式买法,例如一样买一瓶,回家尝尝哪个更适合自己……

靠的是这个来赚钱。

我不怎么喝酒,但是我对红酒一直都很感兴趣,偶尔飞扬晚上喜欢自己喝点,我会陪着喝一两口,我觉得这些东西都逐步的透明化了、品牌化了,要么是品牌商的天下,要么是渠道商的天下,靠我们传统的贩卖模式,越来越难了。

现在普遍采取的办法是自己注册国外的商标,自己贴牌,垄断这个商标。

橄榄油基本上都是这么做的。

你一百度,哇,果然是西班牙大品牌。

其实,百度百科都是咱自己做的。

劲松做的是厨电,也是自己贴的牌,我一直纳闷,抽油烟机,有人会买杂牌吗?

他说,土豪可能会选择方太、老板,对于大多数家庭而言,还是讲性价比,大品牌的要5000多,我卖800多,这东西是没有技术含量的,就是一个罩、一个电机,还有啥?

我说,我接受不了。

他说,别人能接受的了,这就足够了,你不是我的目标客户。

我问,坏了咋办?

他说,故障率不超过3%,坏了去修就是了。

我问,你的客户是零售还是批发?

他说,中小型批发商,太大的,就自己去贴牌了,这些人既充当了我们的代理商,又充当了我们的服务商。

为什么我觉得电商、微商对于很多人都是昙花一现呢?

因为,你没有生产力。

你只是搬运工的角色,打了信息不对称,你在整个环节里是没有核心竞争力的,你的报酬是取决于你的生产力的。

你生产了啥?你创造了啥?

例如路过收费站的时候,我就在想,这些工作人员整天在吃尾气,特别是北方城市,冬天还要开着窗户,冻死了,一个月才发2000来块钱,他是不是有资格抱怨社会不公平?

没有资格,因为他的生产力只相当于一台自动发卡机。

例如济南、淄博、青岛都是自动发卡了,甚至当所有车子都安装上ETC时,收费员都没有存在的价值了,因为你可以创造的生产力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。

昙花盛开很容易,常开很难。

昨天,做黄金回收的国庆也来了,也面临着同一个问题,假如不做黄金回收了,又应该转行到什么领域?

我们站稳脚,一定要做具有可持续性的创造。

要么,把我们的品牌打造成名牌。

要么,把我们的人打造成名片。

有时,我在想,年龄大一圈,眼界就大一圈,2013年,牛哥开始带徒弟,每个收费3万6,第一个徒弟是单峰,也就是红珊瑚,红珊瑚从一年卖几十万到现在非常知名,可谓牛哥一手打造。

后来的故事就更精彩了。

牛哥让单峰也带徒弟,让每个徒弟霸占一个珠宝领域,各自出书,复制了红珊瑚的套路……

结果呢?

昨天我问了问,去年这几个徒弟卖了1000多万。

我问牛哥,未来有什么计划?

牛哥说,计划是这样的:一方面是要继续招募徒弟,让更多的人来主持、占领一个珠宝领域;一方面要大量的招聘客服、后勤人员。

我反过来一想,牛哥的这些路子,每一步都是规划好的,例如招了单峰等人做徒弟以后,戛然而止,为什么呢?

他在等待成功案例,用三到五年打造出几个样本。

然后呢?

再用更高的价格去招募,例如再招募可能就是10万元了,然后提出一年帮你赚20万,要求你必须搬到济南去,去办公室上班,交给你一个珠宝品牌,你去产地学习,去摸透规则,然后让你写书,成为行业知名人士,再让你借助微信、微博慢慢地接客户,一旦起步,然后要跟你建立分成机制。

牛哥现在积累了庞大的珠宝行业的数据库,据他介绍,有意向和已经成交的客户已经达到60万了,建立了云数据库,可以交叉推广了,例如卖琥珀的可以共享这些数据,做珍珠的也可以共享。

这都是小棋。

大棋在后面。

牛哥的儿子是学书法和国画的,未来一旦平台积累起来了,一推,一颗新星就起来了,包括最初他想进入电商领域,我们都是反对的,去折腾这些东西干嘛?他把自己的办公室都改了,让这群人在他那里办公。

牛哥说,年龄大了,要给孩子铺路,给孩子积累一些社会资源。

现在越做越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什么?

交叉推广。

例如,推出一个做珍珠的,他们几个其他分类的一起推,立刻就火了。

大家可以百度:穆朋朋。

她现在也跟着牛哥,以前是我的球友,跟着我的时候她不快乐,因为我总是批评她,嫌她态度不认真之类的,她打球都怕我。

后来,辞职了,跟着牛哥去创业了。

牛哥分配给她的领域是珍珠,安排她出了书。

她从一个闭塞的姑娘成了全世界飞的达人了,跟着我的时候一个月5000元左右,不是我给发的工资,是她上班的收入。

现在呢?

翻了十多倍吧!

我见她,感觉完全不一样了,自信了,有那么一点女神范了,前些日子让我帮着发广告给征婚,可能想了想又觉得不合适,晚上给我发信息:不征了。

牛哥这个思路蛮牛B的,例如他招募上100个小团队,每个小团队负责一个领域,你做不好无所谓,换人上,最终的结果是什么?

农村包围城市,慢慢就突出了一个珠宝平台,因为大家是交叉推广的,越来影响力越大。

我认为,按照牛哥的野心和眼界,甚至可能考虑了更远,例如IPO。

从最初认识我,他就建议我这么搞,让我搞孵化基地,让有能力的小伙子留下来,例如牛哥去年带着这群人在济南团购了房子,房子都买了,你还会回贵州吗?

家安在了这里,那么心就在这里了。

小伙子们、小姑娘们对牛哥绝对的崇拜。

还记得济南有对双胞胎姐妹不?做出版的,来过我这里,要帮我出版,我没做,我说牛哥那边有出书计划。

昨天我去一看,也在这里上班了,出版也不做了,做珠宝了。

越是崇拜,越是用心,越是用心,越容易创造奇迹,还有那个搞摄影的祥子,办公室门口天天停那辆红色丰田皮卡就是他的,我经常忽悠他出来越野,他不敢,因为怕牛哥说他。

他在那里做什么?

牛哥给分配的任务是进军唐卡。

做孵化基地,我觉得牛哥可以,因为他有大哥心态,总替别人考虑,我不行,我只考虑自己,另外他有人格魅力,我没有。

最关键的一点,我怕操心,你想想一群人天天待在我这里,我不上愁吗?

于是,我总是怂恿别人去搞。

例如,笑笑在这里,我建议他搞个淘宝孵化基地,只进军小分类就可以了,每个人一个小分类,虽然做不成牛哥那样的平台,但是能赚到钱,而且上手快。

牛哥的这群徒弟、徒孙之所以能火,很大程度是掌握了流量技巧,例如他们主要做今日头条,有的文章一天就十多万的阅读量……

牛哥总是建议我去开今日头条。

我没去。

我不需要泛流量。

我需要的是精准读者。

最近,我发现做付费阅读的写手越来越多,而且有人做的的确不错,500人的群建了5个,每个收费2500元,年费,但是他们是针对的文艺青年,当然是真的收了这么多人还是假收了这么多人,不得而知。

我还关注了一个公众帐号,模式非常新颖。

组合式写作。

例如,我今天提出一个话题:如何拜师。

那么群上每个人都可以写一段140字以内的关于拜师的话,我来统一组合、发布。

付费阅读的本质,不在于文章内容,而取决于两个关键点:

第一、作者是谁。

第二、回报如何。

例如,我们交5000元给CCTV,对方承诺帮我们发一条广告,肯定能挤破头……

成名是创业的捷径,但是成名有个重要的点,是需要找一人群捧你,例如你可以花钱找人写采访录,大家都说你好,那么读者就觉得你好,沈从文写了多年文章没火,有天徐志摩写了篇文章,说有个叫沈从文的文章很值得一读,结果沈从文火了。

这是个很微妙的现象。

我举个例子。

网上有些匿名的文章,谁转载都火。

我的文章呢?

谁转载都不火。

这说明什么问题?

我的文章只适合我发布,大家读我文章的时候,是需要联系到我这个人的性格、形象、语言风格来阅读。

要是让一个不熟悉我的人去读我的文章,会觉得这个人咋这么下流?竟然下流得如此理直气壮,所以经常有人在回复里说:我真看不起懂懂。

其实,我们压根不了解我们自己,包括我们评价自己、评价别人时。

我举个例子。

昨晚我给大家出了个题目:你准备做淘宝,有A、B选项。

A、花5万元拜师,跟着高手当小弟,学习一年,回家创业,能快速入手,第二年做到了利润20万。

B、自己摸索,第四年才做到年利润20万。

90%的人选择了A。

然后,我又问了一句:你反思一下,在现实生活中,在你进入一个新的领域时,你是选择了A还是选择了B?

90%的人选择了B。

说明?

你压根就不了解你自己,哪怕你言不由衷的时候,你自己都没发现。

再举个例子。

学羽毛球,若是找专业教练,半年可以打败球馆一半的玩家。

若是自己摸索呢?可能两年才能做到这一点。

大家选择啥?

多数选择找教练。

可是,你问问教练,他带过几个成年学生?

丁香的教练,目前只带了丁香一个成年人,其他的全是孩子,而我们的教练呢?除了寒暑假基本上处于空档状态……

都知道拜师是捷径。

但是,都不愿意拜!

疼钱?

还是过于相信自己?

我想起了一个女生,叫仙子,她是个富二代,听说电商是趋势,但是她又摸不透,于是她在济南开始了电商求职之旅,从小淘宝店干进了韩都衣舍,然后又出来自己开了淘宝店,又开了天猫店,做茶壶的,前几年被收购了……

我在想,也许这就是家庭出身造就的思维模式差别。

我们最不想花的钱,其实就是学费!

  • 我的微信
  •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
  • weinxin
  • 我的微信公众号
  •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
  • weinxin

发表评论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