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捞你_懂懂日记

  • A+
所属分类:2018

  有个远房表姐,弯弯腿。


  村里人都喊她弯弯腿,特孝顺,有多孝顺呢?


  爹,嗜酒,年纪轻轻就需要做心脏搭桥手术,她和弟弟平摊了手术费用,这是很难得的,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,闺女一般是不需要承担这些大额开支的,例如我父母生病,全由我来管,当然,遗产也都是我的。


  这就是千百年来的规矩。


  弯弯腿的爹,我应该喊表姨夫,做了心脏搭桥手术有两年?就死了,死在了建筑工地,就那么直挺挺摔下来了。


  白扔了十多万的手术费。


  村里医生已经宣布死亡了,弯弯腿不同意,非要求拉到县里医院抢救,说XX他爹也是这种情况,没有呼吸了,到医院抢救过来了。


  众人阻拦。


  都夸她孝顺……


  殡葬改革后,骨灰需要埋到指定公墓,一人一个小坑,大家都不愿意去,因为这违背“落叶归根”,根就是村,怎么也要埋到自己村的土地上。


  于是,都想法子。


  狸猫换太子。


  都跟变魔术似的,用一个装满煤渣的骨灰盒把真的骨灰换出来,从火葬场到公墓全程都有监控,怎么换?


  这就肥了开车的司机。


  三千五千就能搞定,只要他睁一个眼,闭一个眼。


  后来,这个漏洞也被堵上了,采取一票否决制,一旦有人举报、核实,司机直接开除,还要拘留,没人敢了。


  这玩意基本上都是公开的,谁家埋了真的,谁家埋了假的,村里人都知道,村里从来不缺少好事者,他们乐意举报。


  除非?


  在火葬环节就换上,换上的也是真骨灰,但是不知道是谁的。


  每次殡葬改革,总会遇到类似的阻力,当年刚开始推行火葬,很多人偷着埋,被人举报以后接着扒出来,再次火葬。


  那时我也就是六七岁,就喜欢看这个,工作人员还戴着防毒面罩,用完就扔了,我们就拣来戴着玩。


  最初推行火葬是不允许有坟头的,每个村建一个单独的房子,叫骨灰堂,就跟今天的茶叶店似的,一个格一个格,上面有名字,有照片,还会派专人在那里日夜看着,发工资的。


  那时我调皮,我们一群小孩就爬铁门进去,再后来,铁门被人偷走了,骨灰堂就随意进了,再后来,没几年,骨灰堂这个概念就没了,又开始流行坟头了,依然是大坟头,里面是棺材,棺材里面是骨灰。


  最初火葬的目的就是为了节约耕地,实际上,没有节约,反而更加浪费了,因为老百姓经济条件好了,更加的奢华了,坟头普遍要建一下,所谓的建就是朝下建房子,这才是真正破坏耕地的,而过去的坟头呢,木头烂了,坟头塌了,又成为耕地了,过去都埋在自家地里,出了五服就不上坟了,久而久之就平了,大家可能没在农村生活过,例如我们给一些祖宗上坟,都是去地里,只是有个大约的位置,没有具体位置,都已经是耕地了。


  这么说吧,过去的坟头,就这么一代一代的起,一代一代的落,所以没有说满山遍野是坟头。


  今天?


  是真的越来越多了。


  有没有人反对过火葬?


  N多人。


  但是不会有意义的,因为改变不了整体格局,我们只能改变我们能改变的,接受我们不能改变的。


  反对的理由就是:火葬其实是把人当垃圾处理。


  表姨夫死了,弯弯腿表姐就找到了我,意思很明确,在火葬场是否有熟悉的,能否把骨灰换出来?愿意花钱。


  这玩意都是有市场价的,怎么不要三五千。


  我没有特别熟悉的,有球友在那里上班,一把年纪了,不知道他当不当领导,能不能办,类似的事都是要掉砸饭碗的,咱也不能强人所难……


  此球友有口吃。


  球友都喊他:老结。


  我没有老结的联系方式,费了老大的劲,联系上了,我先是一番自我介绍,我是XX球馆的懂懂。


  他说,弟~弟~~弟,我知~~知道你。


  咱也觉得不好意思,我的意思是人家有口吃咱就少让人家开口。我客套了一番,把电话挂了,加了微信。


  我把大体意思通过文字发给了他。


  他给我回了四个字:很难操作。


  我问,有可能性不?


  他问,你多亲的亲戚?


  我说,八竿子打不着……


  他说,让她联系我吧,我给她讲讲政策。


  我突然对老结产生了好感,说话滴水不漏,至少不留把柄,但是又给了可能性的暗示,那我就让弯弯腿表姐联系他,至于最终什么结果,那是他们的事,我不过问了,这些事都不希望第三个人知道。


  我跟老结说,成不成,我都请你吃饭。


  他说,哥哥请你。


  过了有一周,正好遇到了邀请赛,老结也参加了,那说什么也要一起吃个饭,就是饭中饭,球赛赞助商请大家吃饭,那我就特意跟老结坐一起。


  坐下后,我说,哥,我还不知道您贵姓。


  他说,就叫~叫~叫我老结就行,从小人家就这~这么叫。


  我说,那不行。


  他给了我张名片,上面印的是卖净水器……


  特意补充了一句:兼~兼职!


  可能有点缺陷的人都习惯了众人的调侃,包括大家模仿他说话,他也不介意,一笑而过,是真的不在意了,毕竟从小习惯了,内心足够强大了,否则他也不会非让我喊他老结,毕竟人家帮咱做过事,至于帮没帮成我没问,也不能问,但是我就假装成了,我不知道他姓什么,就只喊哥。


  球友聚餐,很容易疯狂。


  人均1斤白酒,四瓶啤酒,我没喝啤酒,单纯1斤白酒问题不大,老结喝了酒,结的更厉害了。


  我打电话让同事过来开车,送我们去洗脚。


  老结说,今晚,说~说~说什么也是我请弟弟,来~来个全套的。


  我说,不用,我去刷脸就行。


  洗脚,就我们俩,他酒量没问题,很清醒,只是话多,一着急就容易结巴,洗脚的俩小姑娘都憋不住了,想笑。


  他是部队退伍后,去了火葬场。


  我接着问,哥,你咋去了这么个单位?


  他脸一沉,哎呀,弟弟,这你就不懂了,要不是你大爷当时有点权力,一般人去~去不了。(所谓的你大爷就是他父亲,当时他父亲给领导开车,对口单位)


  我问,是在办公室还是一线?


  他说,我就是那个烧人的人,知~知道不?大家不懂这些,那个年代,你要排队不?想插队?怎么不给个三百五百的?另外谁不想让烧炉的认真点,在别人一个月八九百工资的时候,我一个月就能拿到五千多。


  我说,那不都争着上一线啊。


  他说,还真是,那~那年,我跟领导吵架了,领导很生气地说,你再不老实让你去干办公室,结果还真把我调办公室去了,没油水了,一个月拿800块钱,干着急,又急忙去领导家送礼,回到一线了。


  我问,晦气不?


  他说,晦气什么呀,人死如~如灯灭,都是自己吓唬自己。


  我问,骨灰能给全不?


  他说,现在好了,一人一炉,在当时,骨灰都是混合的,经常性是咋着,家属都打发走了,炉里还有俩正烧着。


  我说,都弄混了。


  他说,就那么回事,糊弄,给弄上点,家属带回去就行了。


  我问,现在还有油水没?


  他说,都透明化了,谁~谁敢?


  我问,找你的人多不?


  他说,过去多,亲戚朋友、战友同学,只要找我的,肯定都是与烧人有关的,要么想插队,要么想让认真点,别~别把骨灰给混了,那时咱真的能帮上忙,家里烟酒从来不断,现在白搭了,虽然找咱的人更多了,但是咱办~办不了,政策不允许。


  颠覆了我的认知。


  洗完脚,准备回家,他打了辆出租车,先走了。


  因为分别时握了握手。


  我又急忙去洗手间打上香皂洗了两遍……


  然后,我叫了辆滴滴,回家了。


  本地有个免费的球馆,环境好,场地好,是给干部们使用的,不过球友们都去蹭,我从来不去,因为我不喜欢抢,但是你在那里要是不抢,你是永远没有机会上场的,经常有球友说,那里是一个县城文明的窗口。


  因为抢场地打架,也不是什么稀罕事。


  我更不乐意去了。


  中间场地没人敢用,因为领导要用。


  大家也就是抢左右两片场地,一大早,羽毛球群上喊着去打球,我起的也比较早,没啥事,要不我也去玩玩?


  就去了。


  潜规则是,打三局,换一拨人,因为大家都在排队。


  我去的比较早,也做完了热身活动,理论上应该我上了,老大哥喊我上,我们俩打男双,我刚上,一个公务员就上去了。


  就形成了什么状态?


  五个人一片场地。


  老大哥就有些不开心了,问了一句:五个人打呀?!


  那哥们急忙摆手:你们打,你们打……


  他是这么说,但是他不下。


  我急忙说,那你打吧,我坐旁边看看。


  老大哥不高兴,意思是你别下去,你都等了好几轮了,轮也轮到你了。


  他们俩就吵起来了。


  那肯定就涉及到站队问题,我们是一个球队的,自然一致对外,我们彼此骂了对方素质低。


  我打了三局,就回家了。


  球友之间都是透明的,就是彼此之间都知根知底,谁在哪上班,谁干什么的,一清二楚。


  过了有个三四天,我都把这个事忘了。


  我去单位填材料,某领导找到了我,意思是要跟我谈谈,我敲门,他在看文章还是干什么,反正好久没跟我说话,我就那么干站着,当然他让我坐,我没敢坐。


  过了一会,他貌似看完了,来了一句:跟人打架了?


  我说,没有呀!


  领导看似是叮嘱了几句,其实是把我批评了一顿,我认真点头,本来想解释解释,后来想了想,算了,肯定是那小子找到我们领导了。


  领导是怕我给他惹是非?


  我要是不在这里上班,这个领导在我眼里连个鸟都算不上,可能他跟我见个面都要预约,但是人在屋檐下……


  越想越郁闷。


  我跟人打架?我觉得我在里面就属于素质高的,不知道怎么告的状,真有你的,你们这些人,真是鸡毛蒜皮的事都是大事,我刚到单位时,在食堂吃饭,我看前面桌子没人,我就过去坐了,这不很正常吗?


  我靠,后来就有人提醒我:那是领导坐的。


  领导不来,我不能坐坐吗?


  不能!


  一个破桌子还要贴标签,你咋不扛回家?!


  我一边在心里嘟囔着出了单位,心里把这个小领导骂了一顿,心想,别给你脸不要脸,你知道你跟我说上话有多难吗?要不是我在这里上班,你是根本没有机会接触到我的……


  哼!


  出了门,我开了滴滴。


  拉了个姑娘,去火车站,她属于好奇害死猫系列,问东问西的,问我是干什么的?


  我说,我捋捋,其实我角色挺多的,在我自己的公司,我是老板,在我上班的单位,我是临时工,在球馆我是球员,在路上我是滴滴司机,我该怎么描述我的职业呢?!


  她更好奇了,问了一大堆。


  到了目的地,我帮她拿下行李,我说:妹妹,路上我是逗你玩的,其实我是一名滴滴司机,别忘了给我五星好评。


  她说,行!


  我在不同的角色转化过程中,世人对我的态度也不同,例如在单位里,临时工就是矮人一头,当过的肯定都知道,他们安排我们就跟安排孙子似的,甚至买包洗衣粉这样的事都让我去跑腿,我自己平时都没买过。


  我勾引我们单位的女同事,很难,因为她们都觉得自己是贵族,而我是低她们一等的,而我勾引别的单位的呢?那就反过来了,我爱搭不理的,因为那角色转化了,是小迷妹对偶像。


  有意思~~


  最近,密集查酒驾,不过大家该喝还是喝,因为都熟悉查酒驾的套路,只要走大路是没有问题的……


  为什么大家都如此的自信?


  因为,都坚信自己有那么一个能捞自己出来的人。


  对此,我总表示怀疑。


  人,总是习惯性高估自己的人脉资源,真到了事上,人脉是不值钱的,最值钱的就是钱,查到了你,接着没收了你的手机,你有什么本事?


  等家人知道你出事的时候,可能你都已经被拘留了。


  我男双搭档从小在城里长大,他经常跟我讲,跟XX,跟XX都熟悉,为此我总是打击他,面子值几毛钱?无非就是办球卡的时候比我们便宜了50块钱,也就是说,你的脸,只值50块钱。


  不要谈这些,没意义。


  人最重要的是具有自我救赎的能力,每次喝了酒,他都问我一句:董老师,我出了事你捞我不?


  我都急忙说,捞,全力以赴。


  我上哪捞?用渔网捞吗?


  指望我是白搭的,因为看到一个人陨落了,我不会去接住他,反而会远离,生怕砸到自己,这是天性,趋利避害。


  一切情感的本质,是价值交换。


  这些日子,他看我在做红酒,也想做,他的想法就是把球馆里所有的资源型朋友,挨着一对一的请一遍,让品品酒,看看有没有团购的需要,例如单位送礼之类的……


  我没支持,也没反对。


  这种,还是比较传统的做酒方式,是本地酒庄常用的方式,是一种面子换面子的玩法,就是你支持我,我支持你。


  但是,问题又来了,为什么他们那些人做的风生水起呢?


  因为,他们都是资源型选手,面子本身就值钱,例如我那个相好的,我昨晚给她打了个电话,我问她今年走了多少量,她说走了300万左右,我问利润有100万没?她说差不多,其实她心思压根不在酒上,但是为什么这么多人找她买酒?她本身就值钱,大家去一些酒庄走一走就知道了,每个老板都不简单。


  现在,各类店一再关门,关门后呢?


  酒庄起来了。


  我给男双搭档的建议是,倘若你真的想做,就拿出30天的时间,每天拜访本地一家酒庄,去跟老板聊一聊,品一品酒,谈一谈市场,你自然可以获取很多宝贵的经验,从而对本地市场的认识更加的立体。


  为什么我不去这么做呢?


  因为,我们的定位就不同,我就压根没考虑本地市场,我有自己的渠道,球友找我买酒我都是直接送,因为我不希望跟大家有经济往来,还有一点,就是我的酒的定位就超出了县城的消费水平,不适合大家。


  大家喝的酒一般就是六七十一瓶的法国进口酒,这酒在法国就是1欧酒。


  我觉得,没意思。


  例如球友聚餐的茅台、五粮液基本上都是我提供的,为什么?


  我觉得喝酒就要喝好一点的,否则对身体伤害太大,现在每次聚餐,我都赞助一到两箱红酒,大家觉得貌似不值钱,其实一箱怎么也要千儿八百的,主要是本地人对红酒的认知还处于几十块钱的阶段。


  包括刘胜建议我进军本地市场时也是这么说的,就是99元以下的酒。


  那,我不做,因为我自己都不喝。


  我给男双搭档的建议就是一定不要做面子生意,不是说面子生意不能做,而是你的做法会使自己怀疑人生的,就是觉得自己人脉资源非常广,大家对你也很客气,当产生成交时却傻了眼……


  为什么?


  因为,面子是需要等价交换的,绝非说认识就会支持你,这不现实,除非咱家嫂子是县长。


  那问题就来了,99元以下的红酒,你在县城里推广,若是不靠面子,那靠什么?因为备选酒太多了,一座县城里的红酒品种不下1000款,凭什么选你?你说自己的口感好,大家口感都差不多。


  这才是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。


  99元以下的酒,谈不上口感,不难喝就不错了。


  农村人,爱打架,一言不和就开战,最擅长打架的往往是建筑工人,他们之间有内战,对外还有外战……


  我建房子时,我们那一片都在建,几乎天天都有一言不和的。


  有个大混混,五十多岁了,做建材的,沙子、水泥、砖,方圆N个村都有情人,甚至出现什么情况?娘俩一起做他情人,他也不避讳。


  这个人呢,对我非常客气,因为我是读书人嘛,而且当时我有辆捷达,那时有辆捷达就相当于现在有辆宝马,至少在农村是很稀罕,好车。


  有事没事就到我们家坐坐,当时我们家摆了几个桌子,专门招待建筑工人的,他就过去找我聊天,他儿子是考到了军医大学,比我高几级。


  此人给人的感觉很老实,很和蔼。


  至少跟我们家交往期间是如此,包括我们要先把钱结算给他,他都不要,意思是建完了再给,晚不了。


  但是,他呢,又有另外一面,类似炮仗,一点就炸,嗷嗷的。


  后来,我遇到了个事,摆不平了。


  我们家买的土,自卸车在邻村转弯时把人家墙给刮倒了,结果人家不愿意了,非让赔,咱不可能让司机赔,只能咱赔,但是对方又狮子大开口,要5000块钱……


  那娘们很泼辣,就是泼皮无赖,找他们村书记说情都白搭。


  我就联系了大混混,意思是能否给说说情,1000块钱解决了。


  大混混去,直接破口大骂,那娘们什么都没说,最终给了500块钱,那墙就是土墙,房子也N年没人住了,连500块钱都不值。


  这个娘们欺负人特厉害,为什么被大混混吓住了呢?


  她男人被大混混之前打过。


  通过这个事,我就感叹,原来,在农村,人们还迷信一类人,就是大混混,总觉得这种人就是地下政府,什么都能搞定。


  进城后,我们圈子很窄,主要跟有文化的年轻人在一起玩。


  这两年,偶尔跟社会人士在一起,我才发现,原来这种迷信在县城也很流行,人们也迷信各类大混混,动不动就提出要“找人”。


  有时,男双搭档跟我谈这些,我就劝他,这是什么年代了还搞这些,什么大哥小弟的,都是自我催眠而已,再牛B的人见了110不跑的跟兔子似的?


  要朝另外一个维度看齐。


  就是多去积极向上的,多结交有文化的,离这些人远一点,不要觉得他们对自己有用,他们对你有百害无一利,人家再能打也不会给你挡子弹的,还是那句话,面子是不值钱的,一切都是价值交换。


  这是很有意思的现象,我觉得是有个分界点的。


  读过书的人,可能唾弃这些人。


  没读过的人,可能崇拜这些人。


  我在球馆里也喜欢观察这些,球馆里很多混社会的,也有大哥级的,总是很受人尊敬,仿佛是领导一般。


  大家也以跟他一起喝过酒为荣耀……


  当听说这些的时候,我都有些后怕,就是平时我自己太高调了,其实一不小心就会成为别人的目标,这就如同搭档去罗列资源型球友邀请他们喝酒是一回事,你可能只是普通的球友,但是因为你有资源,那么你可能就是大家的目标。


  以后,还是要保护好自己。


  媳妇和娃出去游学去了,我看娃还去攀岩了,那么高的悬崖,就那么一根绳子保护着,除了头盔都没戴护具,我都觉得害怕,要是中间有蛇出现呢?要是孩子体力不支脱手了呢?只保护头就行了吗?


  我担心了良久,但是也不敢跟媳妇沟通,她会觉得我是杞人忧天。


  过了半小时,我跟儿子视频,我问他害怕不?


  我对游学之类的认识,就是安全大于一切,游学一次要花多少钱?怎么也要三四万块钱吧,其实成本没多少钱,因为机票是自理的。


  组织游学的妈妈是深圳的,每年都搞两期,她的初衷就是陪娃一起看世界,暑假一期,寒假一期,一期国内,一期国际,她给孩子的规划就是在孩子读完大学前,去过世界上主要国家,例如欧美、非洲、南美、澳洲,国内也走个差不多。


  报名的多是回头客。


  记得之前我写过后,很多家长也对这些事很感兴趣,有的是想参加,有的是想组织,我觉得组织是比较难的,除非你是真心喜欢,而且是有国际视野,能联系到学校,能担得起责任。


  组织一次,怎么也能赚个二三十万。


  当然,组织者也说的很明确,没指望赚钱,就是为了陪伴孩子一起看世界,我媳妇也曾经想组织过,我告诉她,不要做组织者,做一个参与者就可以了,组织者获得最多,付出也是最多的,是需要胆大心细的人,你胆子够大,但是心不够细,这是很大的问题。


  我们家就算人家的回头客。


  而且,孩子们收获也很大,有本地的小朋友,有外地的,甚至有国外的,年龄稍微大一点的,例如十岁以上的,很多家长就让孩子自己跟着,家长就不再陪伴了。


  做游学的很多,但是做的这么好的,很少。


  因为,这需要的是少而精,人数少,线路精,收费高,关键是要有姿态,什么叫姿态?


  就是你们都不去,我也带着娃自己去!


  仓库剩了一些瑕疵书,都是签名版的,我跟同事们一商量,决定送出去,过去都是漫无目的的送,就是谁要都给,一般消息一发出去,一上午就会有数千人发来地址,书不够怎么办?就会挑选地址,那自然就有歧视,例如偏远点的不发,农村的不发,只选高大上的地址,因为这些人更感恩。


  这次,我给设置了一个条件,就是之前打赏过的,哪怕是一块钱的。


  也是爆了。


  我跟同事提醒过,最重要的一点,不要求证,就是他说打赏过就是打赏过,不要问真假,肯定会有大量的混进来的,咱也给,没啥,人家能要,就是给咱面子,其实打赏人群是很固定的,不会超过500个人,但是地址一统计,那都是天文数字……


  使我思考了很多!

  • 我的微信
  • 这是我的微信扫一扫
  • weinxin
  • 我的微信公众号
  • 我的微信公众号扫一扫
  • weinxin

发表评论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